旧名白带山。因隋时静琬尊者刻经于石洞,故云石经山。紫柏老人集十五曰:“灯下读唐苏州刺史白居易重玄寺石壁经碑,逆思隋静琬尊者,刊石为经,积盈大藏。窃校优劣,不胜悲惋。”憨山老人梦游集二十二曰:“及观光上国,游目小西天,见石经,何其伟哉。盖有隋大业中幽州智泉寺沙门静琬尊者恐三灾坏劫,虑大法湮没,欲令佛种不断,乃创刻石藏经板,封于涿州之西白带山。山有七洞,洞洞皆满。由大业至唐贞观十二年,愿未终而化。门人导仪暹法四公相继五世,而经亦未完。历唐及宋,代不乏人。至有元至正间,高丽沙门慧月大师,尚未卒业。其事颠未,具载云居各树碑幢间。惟我明无闻焉。”又曰:“太仆徐琰等至石经山雷音堀,堀乃隋大业中,静琬尊者刻石藏经所。”又曰:“圣母慈圣皇太后闻之,遣侍臣陈儒赍斋具往供。随师再过云居,礼石经于于雷音寺。”
条目 | 解释 | 详细 |
---|---|---|
受所引色 | 法处所摄色五种之一。【参见: 法处所摄色】 | 详细>> |
受戒入位 | 受佛戒,则入佛菩萨之法位也。 | 详细>> |
受戒 | 戒者五八十具之别,随而受之者,各有其仪式作法,【参见: 戒... | 详细>> |
受想行识 | 五蕴中之四蕴也,此四蕴皆为心法,故称曰非色之四蕴。 | 详细>> |
受想 | 五蕴中之受蕴与想蕴也。【参见: 五蕴】 | 详细>> |
受岁 | 比丘夏居竟,增一法[月*葛],谓之受岁。 | 详细>> |
受喜 | 十六特胜之一。【参见: 十六特胜】 | 详细>> |
受别 | 【参见: 受记】 | 详细>> |
受决 | 同受记。谓受决定之记别也。 | 详细>> |
受具 | 谓比丘比丘尼之受具足戒也。行事钞上三之一曰:“十僧受具。” |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