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刘穆之 |
别名 | 道和,道民 |
出生地 | 京口(今江苏镇江) |
国籍 | 中国(东晋) |
人物简介 | 刘穆之(360年-417年11月27日),字道和,小字道民,东莞郡莒县人,世居京口(今江苏镇江)。东晋末年大臣,汉高祖刘邦庶长子齐悼惠王刘肥之后。官至尚书左仆射。刘穆之深受刘裕倚仗,更屡次在刘裕领兵在外时留守建康,并且总掌朝廷内外事务。死后追赠侍中、司徒、南昌县侯。南朝宋受禅追封为南康郡公,谥号文宣。 |
主要成就 | 内端谋猷,外勤庶政 |
刘穆之家族世居京口。他年轻时喜欢读书,故此博览群书,通晓多种知识,为琅邪内史江敳赏识,担任其建威将军府主簿。
重建秩序元兴三年(404年),刘裕于京口(今江苏镇江市)起兵讨伐桓玄,占领京口后向何无忌询问主簿人选,何无忌就推荐刘穆之担任。刘裕不久就击败桓玄,攻占了建康,当时决定大事的都是刘穆之,纵然很多事都要仓促决定,但都处理得相当妥当。刘裕亦视刘穆之为心腹,凡事都询其意见;刘穆之亦尽心协助,不遗余力。当时东晋法律宽松,纲纪不立,门阀豪强可恃势凌人,平民则无法自处。刘穆之都以当时形势调校矫正法令,更让平民对法律有所适从。在刘裕以身作则下,很快就改变了当时的政治风气。
刘穆之一度转任尚书祠部郎,及后再任刘裕的府主簿,再转纪室录事参军,领堂邑太守。又因平定桓玄的功勋,封西华县五等子。
助取朝权义熙三年(407年)十二月,扬州刺史、录尚书事王谧去世,按位望应以刘裕接任。至次年(408年)正月,刘毅因为不想刘裕接任,以录尚书事坐镇中枢,于是建议由中领军谢混接替,或刘裕于丹徒(今江苏镇江市丹徒区)任扬州刺史,而中枢事务就交由孟昶负责。当时刘毅派了尚书右丞皮沈将两个建议告知刘裕,而皮沈就先去见刘穆之,并将朝中议论的情形也一并告知。刘穆之听后就假装如厕,暗中告诉刘裕不可顺从皮沈带来的两个建议。刘裕与皮沈见面后就召来刘穆之询问原由,刘穆之则说晋朝经历过司马道子乱政及桓玄篡位后天命已移,刘裕以今天的功勋和地位已经是退不下来的了,而刘毅等人其实并不是心服在刘裕之之下,终会有一番争斗。又表示杨州是根本之地,不可以由他人掌握,若果放弃就必会受制于人,权柄一失亦不可再拿回来,要刘裕以议题重要为由,亲身入朝讨论,以稳取扬州刺史的位置。最终刘裕听从,亦顺利接任扬州刺史、录尚书事一职,掌握了中枢权力。
义熙五年(409年),刘裕北伐南燕,刘穆之随军;次年灭南燕后因应卢循叛乱威胁建康,刘穆之又随刘裕率军回守建康。刘穆之在这两件事上都经常在背后计谋划策,决定要事。刘毅因而厌恶刘穆之,常故作平常地和刘裕表示刘穆之权力太重,但刘裕却更加信任刘穆之,并让刘穆之转任其司马。
义熙八年(412年),加刘穆之丹杨尹。
屡掌后事同年,刘裕率军攻伐荆州刺史刘毅,诸葛长民监太尉府留事,留守建康,总摄后事,又留刘穆之辅助他,故加刘穆之建威将军。当时诸葛长民自认为自己多行不法之事,经常怕被惩治,刘毅于同年被击败自杀后,诸葛长民更加不安,意图作乱,当时就问刘穆之:“人们说太尉(刘裕)和我不和,为什么呀?”刘穆之就安抚道:“刘裕西征,将年老母亲和幼小弟弟都交托给将军,怎会不和呀!”诸葛长民听后一直犹豫不决,刘裕亦迅速返回建康,诛杀诸葛长民。
义熙十年(414年),刘穆之进位前将军。次年(415年),刘裕率兵讨伐司马休之,留中军将军刘道怜监留府事,刘穆之加任尚书右仆射,领选,留府事无大小都由他决定。
义熙十二年(416年),刘裕北伐后秦,留世子刘义符监太尉留府,刘穆之再次留镇建康,转尚书左仆射,领监军、中军二府军司。刘穆之在建康总掌朝政,又要支援在外出征中的军队,做事来也十分顺畅。
义熙十三年(417年)九月,刘裕灭后秦,占领关中,并打算以关中作基地继续进行北伐。但刘穆之于十一月辛未日(11月27日)去世,享年五十八岁。 刘裕闻讯后感到震惊和悲痛,亦感到自己于京邑根本之地已空虚无靠,于是决意起行返回建康,留年仅十一岁的刘义真与王镇恶等诸将留守关中。而因朝廷大事向来倚重刘穆之,其死后朝廷亦大为恐惧,刘裕以徐羡之代管留任之事,但平时由刘穆之决定的大事都需要向刘裕请示。朝廷追赠散骑常侍、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后刘裕又上书皇帝称颂刘穆之,于是改赠侍中、司徒,追封南昌县侯。
永初元年(420年),刘裕篡晋称帝,又追念刘穆之等人,追封刘穆之为南康郡公,赐谥号文宣。刘裕曾说:“穆之若果没有死,就会助我治理天下。现在可说是‘贤人去世了,国家危殆了’。”又说:“穆之死后,人们都轻视我。”可见刘裕对其的思念。
历史评价刘裕:“故尚书左仆射、前将军臣穆之,爰自布衣,协佐义始,内端谋猷,外勤庶政,密勿军国,心力俱尽。及登庸朝右,尹司京畿,翼新王化,敷赞百揆。顷戎军远役,居中作捍,抚寄之勋,实洽朝野。方宣赞盛猷,缉隆圣世,志绩示究,远迩悼心。皇恩褒述,班同三事,荣哀兼备,宠灵已厚。”“故侍中、司徒、南康文宣公穆之,秉德佐命,翼亮景业,谋猷经远,元勋克茂,功铭鼎彝,义彰典策,故已嗣徽前哲,宣风后代者矣。近因游践,瞻其茔域,九原之想,情深悼叹。可致祭墓所,以申永怀。”
《宋书》:“晋纲弛紊,其渐有由。孝武守文于上,化不下及,道子昏德居宗,宪章坠矣。重之以国宝启乱,加之以元显嗣虐,而祖宗之遗典,群公之旧章,莫不叶散冰离,扫地尽矣。主威不树,臣道专行,国典人殊,朝纲家异,编户之命,竭于豪门,王府之蓄,变为私藏。由是祸基东妖,难结天下,荡荡然王道不绝者若綖。高祖一朝创义,事属横流,改乱章,布平道,尊主卑臣之义,定于马棰之间。威令一施,内外从禁,以建武、永平之风,变太元、隆安之俗,此盖文宣公之为也。为一代宗臣,配飨清庙,岂徒然哉!”
朱敬则:“如萧何之镇静关中,寇恂之安辑河内,葛亮相蜀,张昭辅吴,茂宏之经理琅琊,景略之弼谐永固,刘穆之众务必举,扬遵彦百度惟贞,苏绰共济艰难,高颎同经草昧,虽功有大小,运或长短,咸推股肱之林。悉为忠烈之士。”
薛稷:“张良之翼汉王,郭嘉之协魏主,宋武之得穆之,齐高之得褚彦:定策决胜,谋夫孔多。”
洪迈:“荀彧佐魏武帝,刘穆之佐宋高祖,高德政佐齐文宣,高颎佐隋文帝,刘文静佐唐高祖,终之篡汉、晋、魏、周及取隋,其功不细矣。”
陆游:“萧相守关成汉业,穆之一死宋班师。赫连拓跋非难取,天意从来未易知。”
胡三省:“刘穆之辅刘裕,岂惟才智不及荀彧,而识又不及焉。”
孙奇逢:“如荀彧、刘穆之之徒,始从操裕,岂遂欲弑逆哉?惟其渐渍顺长而势卒至此耳。虽然自弑,逆以下苟一事不道,而苟从之,皆为失大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