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白景琦 |
别名 | 白七爷,七少爷,七老爷,白老七 |
出生地 | 北京 |
国籍 | 中国 |
人物简介 | 白景琦是郭宝昌《大宅门》创作的艺术形象,其原型便是同仁堂的第十三代掌门,郭宝昌的养父——乐镜宇。在郭宝昌的笔下,白景琦是一个个性张扬,天马行空,聪敏绝顶,具有强烈的反叛精神的人。他从小顽劣,交日本朋友,杀德国兵,与仇家女私订终身。青年时代被亲生母亲赶出家门,发明了32张药方,光宗耀祖。他一生与四个女人有感情瓜葛,在陈宝国的演绎下,他一生快意恩仇,活得潇洒自在,敢爱敢恨,敢作敢当,是个顶天立地的大男人。 |
主要成就 | 创立宏济堂发明32张药方 |
1880年(清光绪六年),医药世家白府与官宦世家詹府,由于詹
府的大格格一对私生子女的纠纷而结下深仇。正值宫中死了一位女嫔妃,乃詹家的二格格,詹府王爷乘机将白府大爷白颖园牵连在内,打入死囚牢。虽用掉包计将其救出,也只能隐姓埋名远走他乡。那对私生子女的生父武贝勒,怕受连累弃大格格而去。而白府亦被宫中矛盾所累当了替死羊。百年老号《百草厅》老药铺被查封,全府陷入绝境。老太爷白萌堂悲愤交加,与世长辞,全府重担落在了二儿媳白文氏一人身上,三爷白颖宇乃一纨绔子弟,百般要挟终使三个房头分了家。白文氏于内外交困中运筹帷幄,费劲心机终将老号盘回。白府复兴,白文氏一举成为白府的权威、当家人;然而她却管教不了自己的儿子白景琦。这个从降生之时便不会哭的人,从小顽劣不可救药,后终于被文武双全的老师季宗布所降伏,长大成人充满了愤世嫉俗的反叛精神,竟与仇家詹府的私生女黄春私定终身。
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三爷颖宇当了汉奸,在烧、杀、抢中,自己的姑姑白雅萍被洋鬼子轮奸。而景琦对侵略兵充满仇恨,与一反战日兵结为好友;又为了给老师季宗布报仇,杀死了一个德国兵,连闯大祸。在三爷颖宇的威胁下,白文氏不得不将景琦和已怀孕的黄春赶出家门。景琦挟妻黄春闯荡到济南,发愤图强,创下了一番事业;却又因与名妓杨九红难舍难分的感情纠葛,得罪了提督大人,被下了大狱,后被堂姐白玉芬救出。此时京城白府也是一波三折,深知颖园逃狱底细的无赖韩荣发,混入白府进行讹诈,气死了颖轩二爷。景琦回京为父奔丧,怒打了韩荣发并把他逐出府去,埋下了祸根。杨九红抱着小女佳莉也来到京城,却被白文氏以妓女出身有违家规而拒之门外,景琦只好将其安置在外宅,白文氏又设计通过黄春和白雅萍将九红女儿佳莉骗到手中,杨九红忍无可忍决定返回济南。
穷困潦倒的武贝勒得知自己的私生女嫁给了白景琦,便找上白府认亲,被景琦和黄春拒之门外。武贝勒一怒之下,又勾结了无赖韩荣发,摸清了当年逃狱的白颖园的下落,在大理寺出首,将白颖园之子白景怡打入死牢,多亏当年牢头朱顺舍身救出;武贝勒又生一计,终使白景琦认了岳父。杨九红又已怀孕,白文氏为了留下即将降生的婴儿,不许九红回济南,景琦第一次违背母命,将九红偷偷放走。
1911年清朝覆灭,大宅门在军阀混战中日渐没落。白家子女不肖,景琦之子白敬业挥霍无度,在三老爷白颖宇的唆使下,干尽了坏事。白府管家王喜光,本为宫中太监,竟瞒着景琦娶了三房姨太太。白文氏苦苦支撑,为子女一一安排好了后路。1921年,白景琦自立门户,武贝勒在景琦门下依然如故,干尽了坏事,竟被自己的儿子黄立劫持到乡下,当着大格格的面,活活打死。杨九红再一次进京进了新宅,眼见女儿长大成人却只认奶奶不认娘,心中埋下仇恨的种子。白文氏七十大寿得知女儿白玉婷三十未嫁,竟是为了看中一个戏子万筱菊,痛斥了白玉婷。玉婷虽不敢反抗,却始终钟情不改。白文氏终因积劳成疾,离开人世,大宅门上下举哀,连猫狗都戴了孝,但白文氏临终竟留下遗嘱,不许九红戴
孝,九红无地自容,自杀未遂。景琦为尽孝道迫使全家送葬,酷暑当头,病重的黄春和白雅萍竟死在送葬的路上。白文氏死前又将丫头槐花许给景琦为妾,大宅门更无宁日。一直暗恋万筱菊的白玉婷由于世俗偏见、门第差别终不能如愿结合,竟在景琦主婚下,与万筱菊的照片行了结婚大礼,并终身厮守照片未嫁。佳莉由于白文氏留下的遗训,始终仇恨其母杨九红,杨九红为了报复竟设计将佳莉的女儿骗到手中,埋下了更深的仇恨。
白家大宅门经过了三老太爷白颖宇与日本侵略者大义凛然慷慨就义的斗争后,七爷白景琦立下遗嘱,抱着誓死如归的信念,决心与日寇周旋到底。当晚与李香秀计议转移了“秘方”,遭到了杨九红、白敬业等人的一致反对。第二天,七爷与其孙子白占元被捕入狱,经李香秀等人设计冲破日寇及汉奸的层层防线,以假结亲救出占元逃往解放区参加了八路军。七爷遭受酷刑危在旦夕,在地下党的周密安排下才将七爷救出。七爷又以商会会长的身份,利用敌人的内部矛盾除掉汉奸王喜光。将大批禁运的药品,偷运到抗日前线和解放区。七爷之孙女白美与同学童越等年青人坚持抗日。童越身受重伤,被七爷救活,汉奸关静山在搜查童越的千钧一发之际,日本投降。举家欢腾,国民党统治时期更加黑暗。关静山竟成了抗日英雄,再陷七爷于大牢之中。经李香秀多方斡旋,终判七爷无罪,家中七爷之子白敬业千方百计阻挠白美和童越之亲事。致使白美神经失常离家出走。七爷之妾杨九红一心想与女儿白佳莉和好,经七爷苦口婆心的劝说,于解放前夕放外孙女何祺与佳莉同赴台湾。但佳莉最终未认九红,九红悲伤失望绝食而死
白景琦。
解放大军开进北平,白占元成为军管会的领导。全家震惊在肃反中,关静山终于露出狰狞面目。在刺杀占元时,被解放军击毙。此时,失踪一年多的白美突然回家。无人能问出她的去向。经过“抗美援朝”、“三反、五反”、“缴双枪”等运动以后,七爷和李香秀均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感到只有跟着共产党走才有出路。两人先后参加“政协”。七爷并光荣的参加了“国庆茶话会”,并在“公私合营”运动中,在药行率先实现了“合营”。将珍藏百年的“白家秘方”献给了国家。李香秀为个人前途,买了一个孩子李天意为养子。继承她的全部财产。此时家中已为分割财产打的乌烟瘴气,恰值七爷之妹白玉婷选择财产继承人。于是父子、夫妻、兄妹、姐弟先后反目。以致死的死,疯的疯。白美在经过两次婚姻之不幸以后,怒而挥刀砍了造成她不幸的母亲和妹妹。妹妹伤重不治。白美也惨死在医院中,方知多年失踪时的白美已身怀六甲并产了一子。而李香秀的养子李天意考上了大学以后,由于长年受到党的教育,仇恨资产阶级家庭,拒绝继承遗产,终与李香秀决裂,而离家出走,并找到了自己的亲生母亲和哥哥。白玉婷所选的继承人竟将她的财产全部卷走出了国。她凄凉的死在七爷的眼前。
七爷看到家中的种种不幸,深刻意识到这样的封建家庭必被历史和社会所淘汰。他立下遗嘱,将股息全部放弃。将财产捐献给“故宫”。并叮嘱后代,自立成材之日,“家祭勿忘告乃翁”。
人物原型白景琦是郭宝昌《大宅门》创作的艺术形象,其原型便是同仁堂的第十三代掌门,郭宝昌的养父——乐镜宇。
乐镜宇(1872~1954) 字铎。北京市人。祖籍浙江,其先世于清康熙年间,为经营药业移居北京,创设同仁堂于正阳门外。至清道光年间,同仁堂声誉日着,遐迩皆知。乐镜宇虽系同仁堂药店少东,但自幼受父兄歧视,反激起钻研医药的决心,对药的原料鉴别和炮制生产,日有所长。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捐山东候补道来济,后受山东巡抚杨士骧委托举办官药局。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不惜巨资,如数缴还官银两千圆,取得所有权,更名为“宏济堂”。1912年在济南东流水街办起宏济堂阿胶厂(一说1909年开办),独创“九昼夜练制阿胶法”,生产出独具特色的12种阿胶,行销上海、广州、浙江、福建及日本、东南亚各国,阿胶市场几为宏济堂所独占。1914年获山东省展览会“最优等金牌”褒扬,1915年获巴拿马国际商品博览会“优等金牌”和“一等银牌”奖,1933年获国家铁道实业部颁发的“超等”奖状。至1934年,宏济堂销药额已达到北京同仁堂的三分之二。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乐镜宇已年逾古稀,常住北京,济南宏济堂产业由其孙乐芝田掌管。1954年去世。
白景琦是一个很经典的人物形象,他有孝道、有诚信、有德行,他也爱女人,爱得死去活来,他是个很有担当的男人。陈宝国说,郭宝昌写戏极致,“男人有男人样,不是霸气,不是匪气,是骨气,这是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 “可以说,出演《大宅门》我今生无憾,这对我的演艺生涯来说非常重要。”陈宝国说白景琦对自己有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有时候遇到事儿就会自然而然地像白景琦那样去思考。其实他自己和白景琦也有一些相似的地方,“我跟他一样,好恶都在脸上。做演员应该单纯一些,不见得是纯洁,谈不上,单纯一些,少一些世故,你演角色可能会投入,你不会有防线,不会有一个壳儿紧紧包着你。
传奇人物以北京老字号同仁堂为背景的电视剧《大宅门》中,陈宝国扮演的白景琦个性鲜明,而白景琦的原型———同仁堂的少东家乐镜宇的传奇色彩丝毫不输白景琦。剧中白景琦在济南创办的白草厅正是乐镜宇在济南创办的宏济堂。
乐镜宇是北京同仁堂乐氏家族第12代孙,也是同仁堂当时的店主乐朴斋的第三房侄子,很有些个性。乐镜宇这一辈叔伯兄弟共有17人,在众兄弟中乐镜宇最不被父兄们看好,乐朴斋曾对乐镜宇说:“将来不许你动草字头(指药业),这行饭你吃不了。”乐镜宇受此刺激,反而下定决心,非要在药业上干出一番事业来。于是他私下向同仁堂的老职工请教,潜心学医,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
无论如何,乐朴斋对这个侄子还算上心,出巨资给他“买”了一个山东候补道台的位置。于是,乐镜宇在1902年自京来济南候补。时任山东巡抚的杨士骧对乐镜宇十分赏识,于1904年拨官银2000两交其筹办山东官药局并担任总办。1907年,杨士骧因成立官药局违犯清朝律例被参,后被调离山东。
创办宏济堂乐镜宇自筹2000两白银取得了药局的私人承办权,遂创办宏济堂。宏济堂老店店址在济南院西大街原珍珠泉理发店旧址,在1916年的兵变中被焚毁,遂迁到院东大街县西巷口(今泉城路店)。随着宏济堂生意的发展,乐镜宇又先后在经二纬五路、经二纬一路建立了两家分店,规模达到“三店两厂”,员工120余人。
很短的时间里,宏济堂便与北京同仁堂、天津达仁堂齐名,号称江北三大名堂,这其中固然由于宏济堂无形中享有了北京同仁堂的巨大资源,也与乐镜宇大胆创新的魄力密不可分。
乐镜宇除重金聘请同仁堂资深药剂师和店员来店工作外,始终坚持“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家传规矩,膏丹丸散精选细制,连包装纸和说明书都沿用老号样式印刷。用户抓药后分包、分号,由老店员核验、盖章放行。
辉煌前世因乐氏家族经营的几家药店药品基本相同,乐镜宇便另辟蹊径。1909年,他斥资2500元在西关东流水街开办宏济堂阿胶厂,针对当时所产阿胶都带有驴皮腥秽气味的问题,他亲考文献,并与名医研究出独家配方,精选附加地道药料,还聘来阳谷熬胶技工,共同钻研出“九昼夜提制法”,清除了阿胶原有的腥臭味,所产阿胶清香甜润。东阿阿胶也成为宏济堂的名品,当时生产的阿胶为“福、禄、寿、财、喜”五字胶和精研、墨锭、极品等不同型号共12种,年产阿胶5000公斤。
1915年,宏济堂阿胶获得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其产品在国内畅销,各种中药店均由其供货,甚至同仁堂也不例外,可谓行业之冠。同时,还远销南洋、日本。传闻日伪时期,在济南万紫巷居住的一个日本人,曾从宏济堂购买大量阿胶到日本,得到了日本海关特许进口,其他中成药则不许进口。
有文史资料记载,抗战前每斤阿胶售价24元,而当时的面粉才六七元一袋。到了1934年,宏济堂产品销量已是北京的三分之二,成为乐家的重要财源。
百年信誉当时济南的纬一路往西、大观园、经七路、经四路上分布着万生堂、永安堂、济生堂等上百家中药店,各家竞争异常激烈,但宏济堂却是济南当时规模最大、最有名的商号,这与宏济堂始终坚持的正气密不可分。
据介绍,当年凡是在宏济堂工作的店员,均要熟背《药性赋》、《大医精诚》、《黄帝内经》等,以提高技艺、修养品行,强调不仅要学做买卖养家,还要学做人、学仁术。宏济堂有著名的“五不要”:不孝敬父母者不要,不忠实朋友者不要,对人无礼者不要,不讲信誉者不要,不讲仁义者不要。因此,在宏济堂做事的店员和学徒都是品德、技艺双高,宏济堂的名医辈出。
在宏济堂堂厅上曾悬挂着“但愿天下人无病,哪怕架上药蒙尘”的匾牌。主柜之上,一年四季悬挂着5把颜色不同的锡壶,喻义“悬壶济世”,壶中是宏济堂配制的时令药,根据一年四季流行病不同,专为穷苦百姓准备的成药。每个用药者可以根据经济情况随意向无人看管的钱柜中投钱,无钱者可以免费取药。
“七七”事变后,乐镜宇率宏济堂积极响应济南实业界的号召,抵制日货,号召济南药业界拒卖日药。宏济堂还积极为抗日根据地筹集药品,支援八路军的敌后抗日活动。据济南药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宣教部长亓咏介绍,现今的药业集团办公所在地曾是“大成药行”,是抗日战争期间乐镜宇先生出资、以赵玉符的名义开办的一家药店,它成为迷惑敌人、专门为临沂地区的抗日组织输送药品的中转站。
坎坷人生济南解放时,乐镜宇已年逾古稀,回北京常住。20世纪50年代初,乐镜宇的孙子乐芝田成了宏济堂的接班人。1955年,宏济堂公私合营为宏济堂药厂,1960年又与永昌药厂、济南阿胶厂等合并为济南公私合营宏济堂制药厂。60年代中期,宏济堂制药厂已有职工400人,产值达到400多万元,成为当时济南唯一的中药厂。
此后,宏济堂又几经改名。1966年9月,宏济堂制药厂改名为济南人民制药厂,1980年4月改名为山东济南中药厂。1995年,宏济堂被国内贸易部评为中华老字号。1999年3月改制为济南神方中药有限责任公司,成为一家国有控股公司。2002年10月,宏济堂纳入山东力诺集团。
泉城路上的宏济堂总店,原是三进院落,两座二层楼,前店后坊,工商一体。店前东西两照壁瓷砖上有金字隶书阿胶广告。门面效仿北京大栅栏同仁堂老店形式,厅堂高大,上部周边以各种名贵中药材为题材的镂空木雕。高大黑漆实木柜台搬家时40多人都抬不动。1996年宏济堂总店被拆迁。无论从历史、建筑艺术、文化遗产等方面来看,宏济堂总店的拆迁都是无法弥补的损失,都是对城市历史的严重亵渎。
位于经二纬一路的二分店,公司合营后改成了宏伟药店,但柜台、药门橱、坐堂医生用的桌椅,乃至药方镇纸、药臼、算盘之类,还都是宏济堂的传家宝。但1994年一场火灾让二分店面目全非。
刚刚结束平移工作的宏济堂西号,也是第一分店,是硕果仅存的完整保留原貌的宏济堂店面了。这座老店沿街的一楼为营业大厅,二楼是储存药材的仓库,后院有后楼,是当时制药的地方。整座建筑气势宏伟、古色古香,能够在轰轰烈烈的城建进程中保留实在是一件幸事。
秉承祖训乐镜宇在继承传统中药的同时,还大胆创新,另辟蹊径,这为他带来了巨大的财富。1909年,乐镜宇在济南西关东流水街开办宏济堂阿胶厂即是其中一例。原来的阿胶内不加药料,系纯皮胶,但乐镜宇加入当归等滋性药料及陈皮、甘草等调味药料,还加入贵重药材,如参茸胶加入人参、鹿茸等名贵药材,龟板胶用河龟板,鳖甲胶则用河鳖之甲等,熬制时间为九天九夜(原来阿胶熬制时间一般为三昼夜),故称为九天贡胶。
岁月沧桑,时光流逝,泉水依旧,物异人非。如今,90余年的时光飞逝而过,东流水街变成了五龙潭公园,芳草绿树、修竹奇石,成为人们的休闲娱乐之地。16岁进厂、曾在宏济堂工作的70岁老人赵振兴回忆起当年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宏济堂阿胶厂大部分都集中在东流水这一带,当时泉水与地面相平,清澈见底、甘甜如饴。阿胶厂规模很大,分为前后院,前院一溜是西屋,东边是一个大厂房,大厂房的北边就是护城河,护城河当时水很深也很清,阿胶厂就利用这个水来熬阿胶、泡驴皮。
当时宏济堂收益最大的产品即阿胶。阿胶的利润较高,一般小胶厂毛利率均在40%以上,宏济堂货真质好,有金奖产品,又有参茸、海龙、海马、龟板、鳖甲等多品种、高档贵重胶,故而利润更比其他厂家高两至三成,甚至有翻倍的产品。
宏济堂在岁月的历练中不断成熟,不断壮大,到解放前,宏济堂与北京同仁堂、天津达仁堂齐名,号称“江北三大名堂”。鲜为人知的是,这三家响当当的金字招牌实出一门,均为乐氏家族所有。
人物评价《大宅门》中的另一位顶梁柱、男一号白景琦,他的生活原型就是郭宝昌的养父乐镜宇。谈起自己的养父、同仁堂的掌门人乐镜宇,郭宝昌是由衷地敬佩和爱戴:“他是一个真正的大男人,优秀的大男人。”
在郭宝昌的笔下,白景琦是何等样人:他个性张扬,天马行空,聪敏绝顶,具有强烈的反叛精神。他从小顽劣,交日本朋友,杀德国兵,与仇家女私订终身。青年时代被亲生母亲赶出家门,发明了32张药方,光宗耀祖。他一生与四个女人有感情瓜葛,他敢爱敢恨,敢作敢当,是个顶天立地的大男人。
现实生活中的乐镜宇、乐四老爷,事业上是个成功者。他靠刻苦学习,自学成才:不仅是一位医术精湛的好医生,还是一个中成药发明成果累累的中药学家。据郭宝昌介绍,闻名中外的中成药比如阿胶、乌鸡白凤丸等等配方都是他养父研制、发明的。公私合营那年,同仁堂的老东家乐镜宇把祖传的和自己研制的中成药秘方上百张,无私地交给了党和人民政府。
乐镜宇从小具有叛逆精神,母亲实在无法管教他,把他赶出家门,并告诫他:“不混出个人样就不许进家门。”乐镜宇离京到济南时,赤手空拳打天下。为了把当地制作阿胶的药铺统统盘下来,筹措银子时,情急之中,灵机一动,他把一包屎用锦被裹得严严实实,以珍宝名义送进当铺,典回银子做成了他人生第一件大事。这件事是乐镜宇闯荡生涯中掘到的第一桶金,也是事业中的一大转折。为此,常常在幼小的郭宝昌面前津津乐道他的这一得意之作。郭宝昌说:“养父的这个故事我听了不下十遍,印象极为深刻,这个细节已写进了戏中,成为塑造白景琦人物形象的神来之笔。”
陈宝国:就是倒给钱我也要演白景琦。
“有人说十年磨一剑,我这么多年可能磨的就是一根针,不过,是那种扎下去就见血的针”。
4年前拿到《大宅门》的剧本时,陈宝国感觉,针差不多磨到火候了。他处于一种极其亢奋的状态中,“剧本写得太好了,我除了吃饭、上厕所,其他的时间就抱着剧本不放,当时是52集剧本,我是一气给读下来了。”
至今他依然庆幸得到了传奇人物白景琦这个角色。“一个演员从一张白纸,到有所知,到走向成熟,其中应该有一些很重要的点,白景琦可能就是标志我成熟的这么一个点,甚至有可能是我演艺生涯的一个高峰。在某种意义上,我感觉之前我所演过的形形色色的角色,做的各种各样的事情,都是在为这个角色做积累。”
在中国的影视界,陈把自己定位为“不是一流演员,但要努力往一线走”,他始终心气儿很高,认为自己还有很多的潜力可挖掘,还有很多创造的可能性, “表演技巧对我来说不是问题,我也不缺乏表演经验,而且到了这个年龄,我还有对世事的理解,对人的理解,所以,如果上天赐我一个良机,我一定会牢牢抓住,向世人证明我的能力。”
《大宅门》来了,陈宝国听到机会在敲他的门。
但是,陈宝国没有想到,那次《大宅门》只拍了几集就因故夭折,现在的《大宅门》实际是另起炉灶的第二个版本。但与这部戏的缘分没有那么容易了结,第二次拍摄,陈宝国还是白景琦的最终人选。原来的演员阵容中,只有陈宝国、蒋雯丽保留了下来。
为一个角色准备四年,又拍戏十个月,这个过程漫长得足以谈一场恋爱,也足以让许多激情平息,而陈宝国一直保持着最初阅读剧本的那种兴奋感——拍戏拍了20多年的这位老演员,承认并非每次拍戏都能进入到这种状态。在无锡拍戏时,陈宝国对自己对别人的要求都格外地高,有时甚至近于苛刻,服装、道具、布光……一点差错都不能出。“人生中能有多少个200多天?何况这个200多天,可能是你人生中最珍贵的一段时光。我希望一切都尽善尽美。”陈说。
媒体报道说白景琦是个“不给钱都演”的角色,陈宝国故意卖了个关子,纠正说:“不是不给钱都演,而是倒给钱都演。”他笑道。“当然,我最终还是拿到了中央电视台的钱。”
白景琦的生活原型是编剧、导演郭宝昌的养父,也是郭一生中最崇拜的一个男人。《大宅门》写了他从生到死的一生。他生下来就笑,所以被祖父起名为“琦”,通“奇”。他的经历的确起伏跌宕,充满传奇色彩。白的最后一场戏是立遗嘱,回顾自己的一生。陈宝国至今对这段台词记忆深刻,背起来依然朗朗上口:“我自小顽劣,交日本朋友、杀德国兵,与仇家女私定终身,最终被慈母大人赶出家门,闯荡江湖、自立门户……独创药方32张,济世救民、兴家旺户、为某某(剧中某女人)蹲过清朝大狱,为某某(剧中某女人)坐过民国大牢……” 陈宝国说,就这一段话,你可知这个人干过什么事,经历又多么坎坷,而你也可以想象,他得是什么样的性格才能干出这些事来。
陈宝国认为,白景琦应当是一个可以进入中国电视人物画廊的形象,在以往的电视屏幕上也很少见到他这样人物的出现。
“这人活得潇洒、痛快、磊落,这样的男人不会太多。”陈宝国感叹说。但他描述起白景琦来小心翼翼,“这个人的性格太多侧面,你可能一说就错,就把他给说浅了,或者给说单一了。而且,我相信,用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的角色肯定不是个好角色。”
说犹如此,更何况去演?在陈宝国的演艺生涯中,白景琦确实是挑战性很大的一个角色,除了这个核心人物本身性格复杂之外,还因为他和这个大家庭中的几乎每一个人都有关系,在他身上,交织了一张错综复杂的关系网,比如说主要的女性,就有母亲、堂姐、妹妹,还有四个妻妾。“分寸感的把握就要求比较高,比如,虽然都是老婆,但对每一个老婆,他的态度肯定都有差异。”陈宝国说。
不过,处理人物性格的复杂性,一直是陈宝国的强项,他自己也非常钟爱别人对他表演“亦正亦邪”的评价,在不久前播放的电视剧《罪证》里,陈宝国饰演中年男人罗培石被认为极其传神,那种尴尬、不安、掩饰的眼神让人印象深刻。
演了这个白景琦下来,陈宝国的感觉比罗培石还要好,“尽心、尽力、尽兴 ”。
“我想达到的表演境界是‘灵魂出窍’,那种感觉是在喜怒哀乐之外、在剧本规定的动作之外,将那个人物的灵魂演出来。”
说起早年,陈宝国经常拉起一副架势说:“话说二十年前。”这也不是在故弄玄虚,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早期,陈就因主演《赤橙黄绿青蓝紫》里的青年工人刘思佳而成名,在那个没有偶像的时代,刘思佳多少带了点青春偶像的感觉。二十多年来,影视界风云变幻,按陈的说法是“不知道哪片云彩会下雨”,早年的一些朋友,今天不少都不知在做什么,但陈宝国这张脸不仅没有被大家看腻,人气还在上升,他已经感到很幸运了。“不过我现在相信,没有任何一个人的个人魅力能支撑这么久,那是不同角色的艺术魅力在感染人。”
“有的角色沾演员的光,有的演员沾角色的光,我总是后面那种。”陈宝国嘿嘿笑着说。
2001年04月20日